绿色金融学术前沿第六期Seminar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2-11-28 浏览次数: 314 作者:

 1126日上午,碳金融科研团队通过线上腾讯会议的形式举办了绿色金融学术前沿第期研讨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金融支持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金融学院副院长吴鑫育教授主持。

 江光辉博士作了题为“养殖户种养结合生态补偿政策偏好与组合研究”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模型构建等,阐述了多元化补偿政策体系对于种养结合生产模式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在于能够了解农户的政策诉求和选择偏好,并以此设计合理的补偿方案,从而提高其种养结合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通过选取江苏省18个区县346户生猪养殖户调查数据,江光辉采取选择实验法设计了由4个政策属性组合而成的备选政策情境,并运用Mixed Logit模型检验种养结合生态补偿政策的养殖户偏好以及政策间的互补性。实证结果表明:一、养殖户对种养结合生态补偿政策的接受意愿较高,但更偏好服务类、现金类和价格类补偿政策,而对于技术支持类补偿政策不具备明显偏好;二、养殖户种养结合补偿政策偏好存在显著的个体异质性,环保认知、风险特征与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是其偏好异质性的重要来源;三、技术支持、外包服务同现金类、价格类补偿政策之间呈现显著的互补性,而功能接近的补偿政策之间则不存在互补性,如技术支持与外包服务类补偿政策、资金与价格类补偿政策。

 李振声博士作了题为Revisiting the Porter Hypothesis from patent data: A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指出作为旨在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进步,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国内的环境法规,李振声从专利数据和分类、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出发,通过构建反现实框架和运用项目评估法来衡量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一、环境监管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二、政策效应在不同范围内是异质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善仅体现在废物管理的绿色专利中;三、对专利质量的促进作用显著小于对专利数量的促进作用

 报告结束,各位师生就“绿色技术创新”“生态补偿”“环保政策”等热点问题进一步交流了意见。

 (撰稿:岑一峰;审核:吴鑫育)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Copyright 2005-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12239
通讯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962号 邮政编码:233000
电话: 0552-3169150 传真: 0552-3169150